母親這種病,不單只是親子關係的問題,而是左右你所有人生的問題。
推薦序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你是否有「母親這種病」?
是否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是否一直扮演「乖寶寶」?是否總是遇人不淑?是否總愛追求完美?是否總是缺乏安全感?是否覺得自己容易受傷、並且老是過度反應?
孤獨、焦慮、憂鬱、缺乏安全感、完美主義、飲食障礙、酗酒、藥物上癮、自殘……這些失衡而痛苦的身心狀態背後,或多或少都隱約隱藏著母親的身影,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來自於你與母親的關係。
母親這種病是什麼?
母親這種病意味著與母親失衡或破碎的依附關係,這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就算長大成人,卻在心中不知不覺依舊帶著空缺與遺憾。為了能得到代替父母的人,努力做出許多令人感動、落淚的事,然而更多時候得到的反而不會是回報,而是更大的失望與背叛。即使如此,人們仍無法放棄,依然會持續追求那個幻影。那真是令人傷心而痛苦的試煉,但也正因為想要超越這個宿命,才會驅使人們做出超越自己的愛或創造的行為。
本書詳細說明「母親這種病」的各種類型,從生理醫學的基礎上提出成因與影響,以案例故事來分析,文中也解析諸多知名人物的母親病:約翰.藍儂、宮崎駿、珍芳達、叔本華等,並提出克服「母親這種病」具體方法。想找到生存的意義,都需要先從瞭解「母親這種病」開始。
如何克服「母親病」
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
保持適當距離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尋求安全基地
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
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
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
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
面對自我的功課
接受事實
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讓「母親這種病」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無論「母親這種病」是來得早或是晚,真正的意義是為了讓青年期結束、達到心理上的獨立,必須從自己的內心去面對母親這種病。讓盤據在你身上的母親病,純化為結晶,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同時是一個轉機。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母親這種病」。
作 者 簡 介
岡田尊司 Takashi Okada
一九六○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入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怪癖心理學》、《容易受傷不是錯》、《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生存的哲學》、《孤獨的冷漠》、《戀愛這種病》、《人際過敏症》、《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啟動心靈的對話》、《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等書。
目 錄
推薦序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從一個相遇的故事開始/蔓延開來的「母親病」/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第一章 什麼是「母親病」?
牽絆型態有很多種/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通常扮演「乖寶寶」的角色/孝順的孩子容易受到操控與支配/會一直傷害自己/會對愛產生飢渴/不斷地追求完美/想要獲得肯定拚命努力/每次跟母親見面心情就盪到谷底/永遠都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傷產生負面思考/會有想死的衝動/具備普世的愛與創造的能力/約翰藍儂的母親病
第二章 「母親病」讓人活得痛苦
與母親的關係不單是心理問題/母性的奉獻所賜予的寶物/為什麼一歲半前的照顧很重要/當依附關係的形成受損/剛強的母親與溫柔的母親/催產素不足就無法活下去/母親是安全的基地/培養穩定依附關係應該做的事/依附模式會依關心的方式有所不同/「容易受傷型」和「感覺遲鈍型」/名為依附形式的「年輪」/「被困型」和「未解決型」/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第三章 「母親病」會永久帶著心靈傷痕
不穩定依附關係會產生各種問題/對擁有孩子會產生恐懼與抗拒/催產素的匱乏與性格/母親病引起的連鎖症狀/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有ADHD/缺乏母性產生的病/「我不要你」/被拋棄的幼年傷痕/無論什麼事都想依附他人/酗酒成癮的畫家尤特理羅/飲食障礙、慢性憂鬱、焦慮症/成為「情緒波動」的源頭/在那些有氣無力的年輕繭居族背後
第四章 不穩定型的母親
當母親也屬於不穩定依附型/宛如暴風雨的母親/「母親讓我覺得丟臉」/珍芳達的母親病/把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的母親/像奴隸般順從父親的依附型母親/「母親像朋友」的陷阱/日本藝術大師岡本太郎的母親病
第五章 只愛自己型的母親
白雪公主的悲劇/討厭養育子女/把母親嫁出去的少女/不會反省自己的母親/一直都是主角的母親/「與要求不符」的孩子/只疼愛她喜歡的玩偶/「我是媽媽的玩偶」/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型的母親
有潔癖、責任感強的母親/赫曼赫賽的母親病/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無法接受頑皮孩子的母親/為什麼會沉迷於毒品/努力的母親容易發生的悲劇/越會忍耐的孩子長大之後越複雜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從沒有自覺的地方開始/覺得奇怪就是踏出了第一步/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孩子其實渴望母親/問題引爆也是因為想要恢復關係/脫離社會也有其意義/重新倚賴的重要性/徹底衝撞是修復關係必經的過程/宮崎駿的母親病/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指望不大就要暫且斷念/為了克服想尋死的心情/沒有出席母親葬禮的赫曼赫賽/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尋求安全基地/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面對自我的功課/接受事實/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結語
-------------------------------------------
母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母という病
作者:岡田尊司
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21日
定價:320 元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89851
推薦序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你是否有「母親這種病」?
是否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是否一直扮演「乖寶寶」?是否總是遇人不淑?是否總愛追求完美?是否總是缺乏安全感?是否覺得自己容易受傷、並且老是過度反應?
孤獨、焦慮、憂鬱、缺乏安全感、完美主義、飲食障礙、酗酒、藥物上癮、自殘……這些失衡而痛苦的身心狀態背後,或多或少都隱約隱藏著母親的身影,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來自於你與母親的關係。
母親這種病是什麼?
母親這種病意味著與母親失衡或破碎的依附關係,這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就算長大成人,卻在心中不知不覺依舊帶著空缺與遺憾。為了能得到代替父母的人,努力做出許多令人感動、落淚的事,然而更多時候得到的反而不會是回報,而是更大的失望與背叛。即使如此,人們仍無法放棄,依然會持續追求那個幻影。那真是令人傷心而痛苦的試煉,但也正因為想要超越這個宿命,才會驅使人們做出超越自己的愛或創造的行為。
本書詳細說明「母親這種病」的各種類型,從生理醫學的基礎上提出成因與影響,以案例故事來分析,文中也解析諸多知名人物的母親病:約翰.藍儂、宮崎駿、珍芳達、叔本華等,並提出克服「母親這種病」具體方法。想找到生存的意義,都需要先從瞭解「母親這種病」開始。
如何克服「母親病」
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
保持適當距離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尋求安全基地
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
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
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
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
面對自我的功課
接受事實
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讓「母親這種病」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無論「母親這種病」是來得早或是晚,真正的意義是為了讓青年期結束、達到心理上的獨立,必須從自己的內心去面對母親這種病。讓盤據在你身上的母親病,純化為結晶,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同時是一個轉機。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母親這種病」。
作 者 簡 介
岡田尊司 Takashi Okada
一九六○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入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怪癖心理學》、《容易受傷不是錯》、《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生存的哲學》、《孤獨的冷漠》、《戀愛這種病》、《人際過敏症》、《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啟動心靈的對話》、《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等書。
目 錄
推薦序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從一個相遇的故事開始/蔓延開來的「母親病」/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第一章 什麼是「母親病」?
牽絆型態有很多種/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通常扮演「乖寶寶」的角色/孝順的孩子容易受到操控與支配/會一直傷害自己/會對愛產生飢渴/不斷地追求完美/想要獲得肯定拚命努力/每次跟母親見面心情就盪到谷底/永遠都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傷產生負面思考/會有想死的衝動/具備普世的愛與創造的能力/約翰藍儂的母親病
第二章 「母親病」讓人活得痛苦
與母親的關係不單是心理問題/母性的奉獻所賜予的寶物/為什麼一歲半前的照顧很重要/當依附關係的形成受損/剛強的母親與溫柔的母親/催產素不足就無法活下去/母親是安全的基地/培養穩定依附關係應該做的事/依附模式會依關心的方式有所不同/「容易受傷型」和「感覺遲鈍型」/名為依附形式的「年輪」/「被困型」和「未解決型」/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第三章 「母親病」會永久帶著心靈傷痕
不穩定依附關係會產生各種問題/對擁有孩子會產生恐懼與抗拒/催產素的匱乏與性格/母親病引起的連鎖症狀/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有ADHD/缺乏母性產生的病/「我不要你」/被拋棄的幼年傷痕/無論什麼事都想依附他人/酗酒成癮的畫家尤特理羅/飲食障礙、慢性憂鬱、焦慮症/成為「情緒波動」的源頭/在那些有氣無力的年輕繭居族背後
第四章 不穩定型的母親
當母親也屬於不穩定依附型/宛如暴風雨的母親/「母親讓我覺得丟臉」/珍芳達的母親病/把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的母親/像奴隸般順從父親的依附型母親/「母親像朋友」的陷阱/日本藝術大師岡本太郎的母親病
第五章 只愛自己型的母親
白雪公主的悲劇/討厭養育子女/把母親嫁出去的少女/不會反省自己的母親/一直都是主角的母親/「與要求不符」的孩子/只疼愛她喜歡的玩偶/「我是媽媽的玩偶」/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型的母親
有潔癖、責任感強的母親/赫曼赫賽的母親病/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無法接受頑皮孩子的母親/為什麼會沉迷於毒品/努力的母親容易發生的悲劇/越會忍耐的孩子長大之後越複雜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從沒有自覺的地方開始/覺得奇怪就是踏出了第一步/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孩子其實渴望母親/問題引爆也是因為想要恢復關係/脫離社會也有其意義/重新倚賴的重要性/徹底衝撞是修復關係必經的過程/宮崎駿的母親病/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指望不大就要暫且斷念/為了克服想尋死的心情/沒有出席母親葬禮的赫曼赫賽/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尋求安全基地/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面對自我的功課/接受事實/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結語
-------------------------------------------
母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母という病
作者:岡田尊司
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21日
定價:320 元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8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