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迅速補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攝影,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
也成就了自己。
↗美好時光難逢,遇到了,就要珍惜
──這彷彿講的是攝影的迅速捕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黑暗與光明,得與失,起與伏,上與下,人生是方方面面的平衡──這仿若是說攝影時「光影」、「畫面」、「天地」,要在自然找對稱。
攝影的元素是「美」排首位,但要體現美靠「交換」的修行、大自然要補光要取角要移動位置都是為了成就美的一種交換──既有專業又要有業餘的狂熱,就只能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天命觀,來精進專業破除專業超越專業。
書內70小節,代表作者七十歲自述的反省與思考,與獲得多項攝影大賞的經驗分享。
人生是看清才好,或看得糊塗才好?也許都是也許都非。
真正的原味就在自己心頭。
本書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各界好評推薦
吳政璋│攝影家
邱奕堅│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范毅舜│攝影家
馬立群│一影像創辦人
莊明景│風景專攻攝影家
康台生│攝影教育家、前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
陳學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
游本寬│ 台灣當代攝影家、政大攝影學退休教授
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鄧博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謝三泰│攝影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推薦
據我所知毓豪兄是極少數,在東京留學期間師承,日本三大當代攝影藝術家之一森山大道,近十年來他專心於書寫攝影專書,傾囊相授四十多年學習與教學經驗,如今已經完成五本攝影書籍問世,在國內對攝影不是非常友善的環境下,還能如此多產著實讓我敬佩,希望透過本書能讓大家領悟,攝影可以建構美滿人生,傳達給讀者「人生三要素──健康、快樂、幸福」的攝影要義。──邱奕堅博士│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毓豪從高中摸到相機開始,就專注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在本書中,可說是他修行心得的大集結,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他算是成就了自己。──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作 者 簡 介
胡毓豪
1953年生於彰化溪湖,年將屆七十,以千年一瞬計,我就來講講7%的人生故事,故事當然是醞釀久遠的精彩,再不分享,就得歸零,遁入輪迴去了。人生是練習「調心」的過程,簡單講,就是找回簡單,這個簡單,確實不簡單。
敬天愛人,是找回簡單的實踐;天地共一命,是要人找回謙卑,只要能縮小再縮小,縮得比病毒還細小,人的光輝就會比鑽石還閃亮。胡某1968年讀高一開始接觸相機,迄今仍舊與相機相依為命。
因熱愛攝影,所以與拍照相關的事,耐操、耐勞,打死不退。十年前活滿一甲子,偶起慈悲,將攝影心得撰寫成《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意外大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鼓勵續出,又有讀者鞭策,意外成了五本攝影書的作者。
五年前開始,我將攝影的哲思,融入禪修的心靈淨化,讓人可以學到輕鬆、快樂過活的醇靜。「調心」就是找回自己的本心,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的赤子之心,調得越多,生活就越美滿。
戒嚴時代,服務於中國時報攝影組,幸獲余紀忠厚愛,留職留薪前往日本東京研修藝術攝影。返國續任攝影記者,曾獲行政院新聞攝影獎、台北市政府金橋獎、觀光局攝影藝講。
餘生立志當鐘,有敲就有響,不論撰稿、演講、座談、作品個展,只要能利他的,皆滿心歡喜的接受。
拍了一輩子的攝影工作,專精於報導攝影。60歲開始寫了5本談攝影的書;63歲開始用相機創作,66歲開了「銀河94藝文空間」,專辦攝影徵集展和空間外借。
同時開始經營臉書粉絲頁「胡毓豪攝影交流道」。69.5歲,決心開始演講行善,只要有人敲就有回應,有酬歡喜!無酬高興。講題以攝影哲思為核心,助人樂活。
獲獎紀錄:
金鼎獎、金橋獎、中興文藝獎、觀光局藝文獎,皆為攝影類。
出版著作: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亂拍煉出好照片:用心按一萬次快門,成就大師級好作品》
《在光影中看見美:資深攝影師胡毓豪帶你捕捉瞬間永恆》
《原色覺醒:真正懂攝影的最後一關》
《鏡頭的力量:眼淨、心靜煉出攝影構圖美學》
個展:
1983年「世界第一的背後」,屬報導影像,記錄東京的庶民生活。
1984年「小鎮掠影」拍攝淡水人的生活軌跡,屬人文觀察影像。
2016年「靜生色衍」,展現攝影人生的哲思。
2018年「虛實有無」,展現四大皆空的省思。
2021年「生之道」,以照片傳遞生的啟示。
目 錄
推薦序
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邱奕堅博士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我這麼看,你怎麼看
1生
攝影最好玩的是「弄光捉影」
純然玩攝影,只要快樂就稱心
簡單的事,持恆的做,才是真功夫
永遠學不會像人生
攝影是用來提醒「當下」的好方法
追求完美
濕地上的海草,就是我們的老師
2死
良師難遇,好學生難找
虛空畫龍虎
妙事因熱愛而成
生命的誕生,未必是好事
秋!風最知道
關鍵在心
3有
竹籜,依天理而生,生的目的是護幼
竹有節又善生
專心做自己,日子就會過得很幸福
困不住人的心
創新、合作才有價值
烏雲之上有青天
焦點對, 事易成
4無
美的存在,是一種感知
執迷不悟也是人性
看不見的,卻有神功
一心一用的修行
只要不放棄希望,光明就在前頭
學攝影,練攝心
5兩者之間
你的一生親臨了多少美境
大自然萬物競生,小未必是弱
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
人人能拍,並非人人拍得好
勤學頓悟,一言難盡
是非好壞難論
驀然回首發現生死同體
第二章 攝影攝心
1斷-貪
想通了,幸福加倍回饋!
手機拍照已成為了攝影主流
橋斷,緣不絕!
看的境界
永遠學不會
成功與不失敗
2捨-餘
想像跟實際,如同天堂與地獄
平凡日子平凡過,即是幸福人
看海談夢,該醉就醉!
人間若沒有糊里糊塗,那來多餘的快樂?
放空而行,反而收穫豐盛
攝影寫心沒工具也可修練
3離-慾
東澳山海天地
花開自開,花落自落
我是一槍定勝負的攝影人
用一輩子專注做一事也能名利雙收
懂得交換才有朋友
累積不容易,失去一瞬間
4精
生活的每一刻,都是一張張的圖
好奇心是攝影的精靈
心寂,就聽得見美景的呼喚
有感就觸動快門
攝影好壞,繫於心,無關於技
5
氣
既已決定出門就奮勇前進
最多人的快樂,庶民世界就是天堂
默默的修,做久了良果自然來
願望醞釀久了,力量自然產生
戰機凌空而起
心有所感就是好時光
6神
似懂非懂,在情竇初開
謙虛者最厲害
人生真主是自己
攝影之道,是在大自然中找光影
觸動我心的元素
文章樹有學問
為什麼屢錯屢犯,仍可活得快樂?
第三章 作品之誕生
作品導讀──我是漂流木
第四章 攝影路上你我他
作品1 每一天,都是最適合拿起相機的那一天/叢明美
作品2 這張看不出來是在拍什麼吧/何翠英
作品3 再也不是匆匆一旅人了/王書慧
作品4 攝影成就健康的身心/范盛慧
作品5 海枯石爛的絕美堅持/文馨瑩
作品6 對焦是情境與心境的重疊/鍾誌勳
結語 有形、無形測不準
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攝影,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
也成就了自己。
↗美好時光難逢,遇到了,就要珍惜
──這彷彿講的是攝影的迅速捕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黑暗與光明,得與失,起與伏,上與下,人生是方方面面的平衡──這仿若是說攝影時「光影」、「畫面」、「天地」,要在自然找對稱。
攝影的元素是「美」排首位,但要體現美靠「交換」的修行、大自然要補光要取角要移動位置都是為了成就美的一種交換──既有專業又要有業餘的狂熱,就只能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天命觀,來精進專業破除專業超越專業。
書內70小節,代表作者七十歲自述的反省與思考,與獲得多項攝影大賞的經驗分享。
人生是看清才好,或看得糊塗才好?也許都是也許都非。
真正的原味就在自己心頭。
本書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各界好評推薦
吳政璋│攝影家
邱奕堅│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范毅舜│攝影家
馬立群│一影像創辦人
莊明景│風景專攻攝影家
康台生│攝影教育家、前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
陳學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
游本寬│ 台灣當代攝影家、政大攝影學退休教授
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鄧博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謝三泰│攝影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推薦
據我所知毓豪兄是極少數,在東京留學期間師承,日本三大當代攝影藝術家之一森山大道,近十年來他專心於書寫攝影專書,傾囊相授四十多年學習與教學經驗,如今已經完成五本攝影書籍問世,在國內對攝影不是非常友善的環境下,還能如此多產著實讓我敬佩,希望透過本書能讓大家領悟,攝影可以建構美滿人生,傳達給讀者「人生三要素──健康、快樂、幸福」的攝影要義。──邱奕堅博士│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毓豪從高中摸到相機開始,就專注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在本書中,可說是他修行心得的大集結,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他算是成就了自己。──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作 者 簡 介
胡毓豪
1953年生於彰化溪湖,年將屆七十,以千年一瞬計,我就來講講7%的人生故事,故事當然是醞釀久遠的精彩,再不分享,就得歸零,遁入輪迴去了。人生是練習「調心」的過程,簡單講,就是找回簡單,這個簡單,確實不簡單。
敬天愛人,是找回簡單的實踐;天地共一命,是要人找回謙卑,只要能縮小再縮小,縮得比病毒還細小,人的光輝就會比鑽石還閃亮。胡某1968年讀高一開始接觸相機,迄今仍舊與相機相依為命。
因熱愛攝影,所以與拍照相關的事,耐操、耐勞,打死不退。十年前活滿一甲子,偶起慈悲,將攝影心得撰寫成《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意外大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鼓勵續出,又有讀者鞭策,意外成了五本攝影書的作者。
五年前開始,我將攝影的哲思,融入禪修的心靈淨化,讓人可以學到輕鬆、快樂過活的醇靜。「調心」就是找回自己的本心,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的赤子之心,調得越多,生活就越美滿。
戒嚴時代,服務於中國時報攝影組,幸獲余紀忠厚愛,留職留薪前往日本東京研修藝術攝影。返國續任攝影記者,曾獲行政院新聞攝影獎、台北市政府金橋獎、觀光局攝影藝講。
餘生立志當鐘,有敲就有響,不論撰稿、演講、座談、作品個展,只要能利他的,皆滿心歡喜的接受。
拍了一輩子的攝影工作,專精於報導攝影。60歲開始寫了5本談攝影的書;63歲開始用相機創作,66歲開了「銀河94藝文空間」,專辦攝影徵集展和空間外借。
同時開始經營臉書粉絲頁「胡毓豪攝影交流道」。69.5歲,決心開始演講行善,只要有人敲就有回應,有酬歡喜!無酬高興。講題以攝影哲思為核心,助人樂活。
獲獎紀錄:
金鼎獎、金橋獎、中興文藝獎、觀光局藝文獎,皆為攝影類。
出版著作: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亂拍煉出好照片:用心按一萬次快門,成就大師級好作品》
《在光影中看見美:資深攝影師胡毓豪帶你捕捉瞬間永恆》
《原色覺醒:真正懂攝影的最後一關》
《鏡頭的力量:眼淨、心靜煉出攝影構圖美學》
個展:
1983年「世界第一的背後」,屬報導影像,記錄東京的庶民生活。
1984年「小鎮掠影」拍攝淡水人的生活軌跡,屬人文觀察影像。
2016年「靜生色衍」,展現攝影人生的哲思。
2018年「虛實有無」,展現四大皆空的省思。
2021年「生之道」,以照片傳遞生的啟示。
目 錄
推薦序
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邱奕堅博士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我這麼看,你怎麼看
1生
攝影最好玩的是「弄光捉影」
純然玩攝影,只要快樂就稱心
簡單的事,持恆的做,才是真功夫
永遠學不會像人生
攝影是用來提醒「當下」的好方法
追求完美
濕地上的海草,就是我們的老師
2死
良師難遇,好學生難找
虛空畫龍虎
妙事因熱愛而成
生命的誕生,未必是好事
秋!風最知道
關鍵在心
3有
竹籜,依天理而生,生的目的是護幼
竹有節又善生
專心做自己,日子就會過得很幸福
困不住人的心
創新、合作才有價值
烏雲之上有青天
焦點對, 事易成
4無
美的存在,是一種感知
執迷不悟也是人性
看不見的,卻有神功
一心一用的修行
只要不放棄希望,光明就在前頭
學攝影,練攝心
5兩者之間
你的一生親臨了多少美境
大自然萬物競生,小未必是弱
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
人人能拍,並非人人拍得好
勤學頓悟,一言難盡
是非好壞難論
驀然回首發現生死同體
第二章 攝影攝心
1斷-貪
想通了,幸福加倍回饋!
手機拍照已成為了攝影主流
橋斷,緣不絕!
看的境界
永遠學不會
成功與不失敗
2捨-餘
想像跟實際,如同天堂與地獄
平凡日子平凡過,即是幸福人
看海談夢,該醉就醉!
人間若沒有糊里糊塗,那來多餘的快樂?
放空而行,反而收穫豐盛
攝影寫心沒工具也可修練
3離-慾
東澳山海天地
花開自開,花落自落
我是一槍定勝負的攝影人
用一輩子專注做一事也能名利雙收
懂得交換才有朋友
累積不容易,失去一瞬間
4精
生活的每一刻,都是一張張的圖
好奇心是攝影的精靈
心寂,就聽得見美景的呼喚
有感就觸動快門
攝影好壞,繫於心,無關於技
5
氣
既已決定出門就奮勇前進
最多人的快樂,庶民世界就是天堂
默默的修,做久了良果自然來
願望醞釀久了,力量自然產生
戰機凌空而起
心有所感就是好時光
6神
似懂非懂,在情竇初開
謙虛者最厲害
人生真主是自己
攝影之道,是在大自然中找光影
觸動我心的元素
文章樹有學問
為什麼屢錯屢犯,仍可活得快樂?
第三章 作品之誕生
作品導讀──我是漂流木
第四章 攝影路上你我他
作品1 每一天,都是最適合拿起相機的那一天/叢明美
作品2 這張看不出來是在拍什麼吧/何翠英
作品3 再也不是匆匆一旅人了/王書慧
作品4 攝影成就健康的身心/范盛慧
作品5 海枯石爛的絕美堅持/文馨瑩
作品6 對焦是情境與心境的重疊/鍾誌勳
結語 有形、無形測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