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專家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林敏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曾耀寰|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作 者 簡 介
詹姆士.波斯克特
華威大學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他為《衛報》、《自然》和《BBC歷史》雜誌等眾多報章刊物撰寫文章,入圍BBC新世代思想家獎(BBC New Generation Thinker Award)並曾贏得英國科學作家協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Writers)的年度新人獎。目前住在英格蘭華威郡(Warwickshire)。
目 錄
緒論:現代科學的起源
壹 科學革命(約一四五〇至一七〇〇年)
第一章 新世界
第二章 天與地
貳 帝國與啟蒙(約一六五〇至一八〇〇年)
第三章 牛頓的奴隸
第四章 大自然的經濟學
參 資本主義和衝突(約一七九〇至一九一四年)
第五章 生存鬥爭
第六章 工業實驗
肆 意識形態和戰後餘波(約一九一四至二〇〇〇年)
第七章 比光還快
第八章 遺傳學之國
尾聲:科學的未來
致謝
註釋
----------------------------------------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作者:詹姆士.波斯克特 James Poskett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28日
定價:680 元
開本:25開/平裝/544頁
ISBN:9786263537217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專家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林敏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曾耀寰|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作 者 簡 介
詹姆士.波斯克特
華威大學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他為《衛報》、《自然》和《BBC歷史》雜誌等眾多報章刊物撰寫文章,入圍BBC新世代思想家獎(BBC New Generation Thinker Award)並曾贏得英國科學作家協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Writers)的年度新人獎。目前住在英格蘭華威郡(Warwickshire)。
目 錄
緒論:現代科學的起源
壹 科學革命(約一四五〇至一七〇〇年)
第一章 新世界
第二章 天與地
貳 帝國與啟蒙(約一六五〇至一八〇〇年)
第三章 牛頓的奴隸
第四章 大自然的經濟學
參 資本主義和衝突(約一七九〇至一九一四年)
第五章 生存鬥爭
第六章 工業實驗
肆 意識形態和戰後餘波(約一九一四至二〇〇〇年)
第七章 比光還快
第八章 遺傳學之國
尾聲:科學的未來
致謝
註釋
----------------------------------------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作者:詹姆士.波斯克特 James Poskett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28日
定價:680 元
開本:25開/平裝/544頁
ISBN:9786263537217